钛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技术过程中,苛刻的应用需要控制钛金属粉末中的杂质。这是因为产品的氧气高于起始钛金属粉末水平。为了避免污染,决定使用更大的粒径作为减少氧气污染表面积的手段。一些钛金属粉末供应商生产的钛金属粉末具有低间隙水平,具体价格取决于数量、间隙水平、合金和颗粒大小。按体积计算,钛的成本较低(密度为 8.4 g/cm3为钴-铬相对于为4.5g /厘米3为钛6AL-4V)。在生物医学 MIM 应用中,钛应取代其他金属,不锈钢除外。
钛金属粉末注射成型产品分为以下几类:海绵细粒、气体雾化、离心雾化(旋转电极)、等离子体雾化、氢化物研磨脱氢物 (HDH)、机械球化变体,以及电化学、钙还原和超声化学还原等新途径。对该领域的进展给予了很多关注,但通常所有路线都发现难以将产量提高到有意义的钛金属粉末数量以影响可用性问题。
如前所述,需要特定的钛金属粉末特性:
• 粒度分布(通过中值粒度量化)
• 颗粒形状(由振实密度量化)
• 间隙水平(由氧和碳水平量化)
此外,不常讨论的还有对解聚、无孔钛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的要求。因此,需要没有夹带气穴的颗粒,即所谓的致密离散颗粒。注射成型中使用的典型牌号是球形、小于 45 µm 和合金 (Ti-6Al-4V)。一种由氢化物-脱氢物和等离子体雾化混合产生的近乎球形的颗粒。它只有一些凝固空隙和一些夹杂物。
查看更多(共0条)评论列表